寺廟合作

四個選擇利生金印的理由

一、豐富的文化意涵
利生金印不同於一般寺院流通的紀念品,更是能連結信眾與寺院的意象概念。 信眾前往拜佛禮佛以虔誠心供養,而供請的紀念品,也該以法寶的概念製作。
二、提升結緣品質感
一般流通結緣品大多以佛珠、飾品為主,利生金印含有豐富的文化滋養,客製化刻印寺院圖騰或篆字,搭配高品質的宣紙與絹布材質,方便掛於家中牆上,具有收藏價值。
三、平價高貴可收藏
主要以精品設計概念出發,使用高品質材料製作鑄造,又可與廣大信眾結緣,我們以最成本的方式,提供寺院最好的服務。
四、弘法利生結善緣
此金印除了能與信眾連結,更能多一個方式替寺院募資,以資建寺弘法,普利眾生。

利生金印可以用於何處?

一、流通處與信徒結緣
二、各式法會活動募資
三、客製印文於不同狀況使用(如永結同心章可用於佛化婚禮)
四、鎮寺寶印於特殊場合適用

合作方式

請直接來電07-2265068
或加LineID: sanxi1201

將有專人攜帶利生金印,前往 貴寺,現場為您解說。

請購利生金印

利生金印

合作方案:售價NT$80,000元
客製方案:售價NT$100,000元

※合作方案(含客製化設計)請洽07-2265068或加LineID: sanxi1201

單售卷軸

直式單印:流通價NT$1,500元(定價3,000元)
橫式單印:售價NT$1,500元(定價3,000元)
橫式雙印:售價NT$2,500元(定價4,000元)
橫式三印:售價NT$3,000元(定價4,500元)

樣式:直式僅有龍印圖騰、橫式有龍印圖騰與心經可選擇
※以上皆為有蓋金印卷軸,恕不單售空白無蓋金印卷軸。
※此為九華山原創授權版

利生金印線上請購

一兩朱磦一兩金



朱磦

朱砂與朱磦

以顏色來說,朱砂較鮮紅,朱磦偏黃。
白文印看書畫用紙、內容以及個人,用何種印泥都合適。
對於較厚重的白文印,則推薦使用朱磦印泥。
因為朱磦印泥堆砌感強烈,且顏色感覺厚重沉著。

朱磦

特殊的朱磦

素有「一兩黃金一兩泥」的朱磦印泥,更能突顯收藏價值。
礦質朱砂晶體經過研磨後,浮在最上面一層稱之為朱磦,顏色偏黃;剩餘的皆可稱為朱砂。
數公斤的朱砂只能磨出一兩朱磦,物以稀而貴。

朱磦

天工開物記載

凡硃砂上品者,穴土十餘丈乃得之。始見其苗,磊然白石,謂之硃砂床。近床之砂,有如雞子大者。其次砂不入藥,只為研供畫用與升煉水銀者。其苗不必白石,其深數丈即得。外床或雜青黃石,或間沙土,土中孕滿,則其外沙石多自折裂。此種砂貴州思、印、銅仁等地最繁,而商州、秦州出亦廣也。凡次砂取來,其通坑色帶白嫩者,則不以研朱,盡以升汞。若砂質即嫩而煉視欲丹者,則取來時,入巨鐵碾槽中,軋碎如微塵,然後入缸,注清水澄浸。過三日夜,跌取其上浮者,傾入別缸,名曰二朱。其下沉結者,曬乾即名頭朱也。

朱磦
色澤古雅沉著、質地細膩。


朱磦
印章是一幅作品的點睛之筆,而決定印章好壞的關鍵就在於印泥。


朱磦
印泥製作三大原材料之一礦石。


朱磦
天然的硃砂使用前要先在石臼中將硃砂研磨成細粉狀。


朱磦
打泥棒捶打後的印泥有著如新鮮年糕般的韌性


利生金印採用朱磦印泥

若為印泥,需以長5cm以上之艾絨,歷三冬三夏之白篦麻油,冰片等九種天然精製材料,古法手工煉製,殊為不易。

朱磦

宣紙—紙中之王

“紙中之王、千年壽紙”


宣紙

宣紙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


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,具質地綿韌、光潔如玉、不蛀不腐、墨韻萬變之特色,享有“千年壽紙”的美譽,被譽為“國寶”。用宣紙題字作畫,墨韻清晰,層次分明,骨氣兼蓄,氣勢溢秀,濃而不渾,淡而不灰,其字其畫,躍然紙上,神采飛揚,飛目生輝。

宣城涇縣

名稱由來

宣紙又名涇縣紙,出產於安徽省宣城涇縣,以府治宣城為名,故稱「宣紙」。

使用特性

宣紙是一種主要供中國毛筆書畫以及裝裱、拓片、水印等使用的高級藝術用紙張。宣紙擁有良好的潤墨性、耐久性、不變形性以及抗蟲性能,是中國紙的代表品種。

歷史源起

宣紙起於唐代,歷代相沿,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,經久不脆,不會褪色等特點,故有「紙壽千年」之譽。
宣紙可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。《新唐書》中提到宣州出產貢紙,《歷代名畫記》直接使用了宣紙這個名詞。宋代造紙行業發達,宣州一帶所製的紙張影響力日益擴大。根據故宮現存的南宋畫作判斷,當時已經有畫院畫師使用宣州紙。但是難以證明此時造紙已經使用了青檀,故而被一些學者認為尚且不能歸為真正的宣紙,衹是宣州所產的優良書畫紙。同時,宣州、徽州、池州等地造紙業逐漸集中到涇縣。但是因為紙張交易的集散地仍然在宣州,習慣上還是統稱宣紙。

宣紙

傳說

東漢時宣州人孔丹從蔡倫處習得造紙術。孔丹返鄉,意欲為恩師畫像,然而造紙材料難覓。偶遇青檀倒伏入水,樹皮散成絲綹,潔白如雪。孔丹心有所感,創立檀皮紙。此後凡古法宣紙,祇用檀皮、不加稻草者,皆稱作「丹紙」。

發展

宋代末年,曹大三率領族人遷徙至涇縣小嶺村避難。曹大三改進工藝,用青檀造紙,並傳授族人以此謀生。此後七百餘年間,時世盛衰,但是宣紙的核心工藝一直祇被曹氏族人掌握。附近的宣城、太平等地也生產類似的書畫用紙,原料以及工藝有所不及。

宣城涇縣

原料

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係。因青檀是當地主要的樹種之一,故青檀樹皮便成為了宣紙的主要原料。而當地又種植水稻,大量的稻草便也成為了原料之一。涇縣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,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業打下基礎。至宋、元之後,原料中又添加了楮、桑、竹、麻,以後擴大到十餘種。經過浸泡、灰掩、蒸煮、漂白、打漿、水撈、加膠、貼洪等十八道工序,歷經一年方可製成。

分類

一、加工方法
1.原紙:即在宣紙經過烘焙工藝、紙張特性固定之後,不再調整,完整保留紙張原本面貌,僅僅加以剪裁。
2.再加工紙:凡是在剪裁之外進行任何加工,均可以稱作再加工紙。包括印刷、過礬、打磨等各種改變紙性和外觀的工藝。再加工紙不僅由涇縣本地出產,也在其他地域利用原紙生產,種類繁多,各有特色。

二、墨跡擴散性能
可分為熟宣、半熟宣、生宣三種。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,故紙質較生宣為硬,吸水能力弱,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。因此特性,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。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「漏礬」或脆裂。熟宣可再加工,珊瑚、雲母箋、冷金、灑金、蠟生金花羅紋、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。生宣則吸水力強。用淡墨水寫時,墨水容易滲入,化開。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。故創作書畫時,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,方可得心應手。而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、玉版、淨皮、單宣、棉連等。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,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,「玉版宣」即屬此一類。

三、原料配比
棉紙:紙張原料中青檀樹皮含量在40%左右,質地輕薄,不耐揉搓,可用於書寫,不適於需要反覆點染的繪畫。
淨皮:紙張原料中青檀樹皮含量在60%以上,較為堅韌。國畫家通常選用皮紙或者更高等級的宣紙。
特淨:紙張原料中青檀樹皮含量在80%以上,韌性極佳,能夠格外分明地呈現墨色層次,是最高級的宣紙。

宣紙

製作過程

宣紙的製作工序大致可分為十八道,如果細分,則可超過百道。其中有保密工序,不為外人所知。伐條宣紙的傳統做法是,將青檀樹的枝條先蒸,再浸泡,然後剝皮,曬乾後,加入石灰與純鹼(或草鹼)再蒸,去其雜質,洗滌後,將其撕成細條,晾在朝陽之地,經過日曬雨淋會變白。然後將細條打漿入膠:把加工後的皮料與草料分別進行打漿,並加入植物膠(如楊桃藤汁)充分攪勻,用竹簾抄成紙,再刷到炕上烤乾、剪裁後整理成張。宣紙的每個製作過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講究。如撈紙用的竹簾,就需要用到紋理直,骨節長,質地疏鬆的苦竹。宣紙的選料同樣非常講究。青檀樹皮以兩年以上生的枝條為佳,稻草一般採用砂田裡長的稻草(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長的稻草低)。
宣紙製作過程

“使用青檀樹皮作為材料,只有安徽省宣城涇縣才有。”

宣紙製作過程

“震耳欲聾的碓皮和臼草開始,將樹皮整頓好。”

宣紙製作過程

“想要成就一張不加漂白劑的宣紙,就必須使用山泉水淘洗。”

宣紙製作過程

“接著師傅用鐵刀切皮單腳踩料。”

宣紙製作過程

宣紙製作過程

宣紙製作過程

“師傅們熟練的將紙窗撈紙成型,半乾後用火牆一張張烘乾。”

宣紙

※利生金印卷軸採用「安徽省宣城涇縣」紙張製作。

利生金印

起源

九華山,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,是四大菩薩之一,地藏王菩薩的道場。素有"東南第一山"之稱。 自唐、明、清三朝以來,歷代帝王分別賜予九華山地藏利生金玉印璽十二方。為九華山鎮山之寶,現珍藏於九華山歷史博物館。所賜金玉印璽皆依當時帝王璽印之製,是當時封建帝王隊地藏王菩薩的敬貢,也是為了方便寺院僧尼更好的弘法利生,普惠萬民。
起源

創新鑄造

為了更好的弘揚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,依照歷代帝王印璽製作工藝,規制,綜合傳統金銅加工工藝,結合現代金屬加工技藝,研發出了一款現代金印,為利生金印。
創新鑄造

三大特性

歷史性
中國有著三千年的璽印文化,玉璽金印自秦漢以來便一直都是封建帝王彰示王權的象徵。號稱"千古一帝,十全老人"的清乾隆皇帝一生鎸刻各類璽印一千八百餘方,充滿了清故宮收藏字畫的每個角落。自唐以來,各朝帝王更是賜予儒、佛、道等各教及藩王屬國各類璽印無數,以示皇恩,以彰王權。
藝術性
利生金印的製作是集中國金銅工藝和現代加工技術,藝術為一體的藝術珍品。從印鈕的設計製作到印文的鐫刻,從表面的古法手工鎏金道朱磦印泥的煉製,乃至一條小小的手繩也是純手工真絲編織的。匠心獨具的利生金印是藝術之集大成者,是一件佛教聖寶,更是一件藝術瑰寶。
唯一性
每方利生金印都是手工精製而成,尺寸規格統一,但是印文的內容,篆體的格式都是獨一無二的。是具有無可爭議的唯一歷史信息,是歷史的最佳見證者。
三大特性

三大功德

一、殊勝功德
寺院可以獲得一件工藝精絕的利生金印是無上的殊勝,傳承千年的佛教藝術瑰寶。金印上鎸刻的紀年,當代住持的德號等,可以真實的紀載寺院的歷史信息,是永不抹滅的歷史見證。
二、福佑信眾
通過金印的鈐取,信眾香客可以獲得一次與佛教聖寶近距離接觸的殊勝機緣,並且可以將這一藝術珍品帶"福"回家永久珍藏,護佑一生平安幸福!
三、結緣普利
寺院通過金印的結緣,以資建寺弘法,普利眾生。
三大功德

恭請金印

一、上香禮佛
清淨身心、虔誠禮拜、上香禮佛
二、許願祈福
雙手合十、佳心起願、虔心祈福
三、敬鈐金印
恭請金印、勻拓印泥、虔心鈐印

功德圓滿 禮敬珍藏
恭請金印

金印規格

長:99mm
寬:99mm
高:99mm
金印規格

印面規格

長:99mm
寬:99mm
印面規格

一等材質

金印:以古法金銅工藝鑄造,融合現代設計,歷久不壞,傳承千年。
朱磦:素有「一兩黃金一兩泥」的朱磦印泥,更能突顯收藏價值。
安徽宣紙:正統青檀樹製造的宣紙,有千年紙中之王的稱號。
江蘇絹布:精選江蘇絹布,細緻線條,持久不褪色。
一等材質

更多文章...